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![]() |
【主要成份】乙烷硫代磺酸乙酯、皮膚因子修復劑等。
【性 狀】本品為類黃色液體。
【功能用途】本品具有廣譜抗菌和抑菌、殺菌作用。對革蘭氏陰性及陽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及其并發癥有顯著療效,對真菌和病毒性感染也有強抑制作用。同時對球蟲或原蟲類寄生蟲(車輪蟲、斜管蟲、小瓜蟲、纖毛蟲、孢子蟲、鞭毛蟲等)均有殺滅和抑制作用。
對魚類的體表穿孔、腐皮、爛身、爛鰭、爛尾、水霉、爛鰓、赤皮、打印等細菌性疾病;蝦蟹蚌貝類的爛鰓、黑鰓、黑斑、白體、紅體、水霉、紅肢綜合癥等都有很好治療效果。
針對此癥狀(病魚在水體漫游水面,魚體發黑,腹部有紅色穿孔斑點,尾部潰爛,病情嚴重的病魚撈出水面從紅色斑點處流出黃色分泌物,甚至出現明顯腐爛,最終死亡;解剖觀察,魚體內脂肪(紅色或黃色)發炎,個別魚體內膽汁發黑,腸壁暗紅)有顯著治療效果。
【用法用量】將本品用500倍水稀釋后,全池均勻潑灑;50ml/畝·米。
【規 格】20%
【包 裝】250ml/瓶*60瓶
【水產藥廠家電話】18037128099
【 QQ 】2979973561
魚細菌性出血病又叫暴發性出血病、出血性腹水病等,該病流行的時間長,危害的魚類品種多,造成的死亡損失大,治療的難度也大。據全國許多地區的案例報道,患該病的魚從發病到死亡只有3-5天的時間,生產上往往還沒有來得及確診,魚已大批死亡。研究表明,該病是由多種細菌感染引發的傳染性疾病,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,及時防治。
魚類出血病是指由致病因子引起的以出血為特征的一類魚病,致病因子一般包括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、應激和藥物中毒等多種因素。魚類出血性疾病是我國淡水池塘魚類養殖中危害種類最多、流行地區最廣、發病率最高、經濟損失最大的一類疾病。
魚類出血病危害程度高,據不完全統計,出血病導致年經濟損失超百億元,該類疾病的高發區域主要集中在我國的華南、華東、華中等地區。淡水魚和海水魚類,草食性和肉食性魚類,有鱗和無鱗魚均可發生出血病,池塘、池塘網箱、流水養殖也均可發生出血病。該類疾病高發季節一般為春末夏中和夏末秋中,發病水溫一般為25℃~35℃之間。生物性因素引發的魚類出血病占80%~90%,其中病毒性占30%~50%,細菌占30%~50%,寄生蟲占5%~10%,而非生物性因素引發的魚類出血病占10%~20%。這表明細菌性疾病、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蟲性疾病占主導地位。
以上由參大壯水產藥廠家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