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省農業廳表示,截至目前,該省水產受災面積達56萬畝,經濟損失愈9億元。而據農業部統計,臺風“尼伯特”更是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15.8千公頃,絕收1.6千公頃,直接經濟損失8.6億元。菜粕作為水產養殖的重要飼料,水產養殖的弱勢直接導致菜粕需求大幅下滑,價格亦大幅走弱。而由于南方水災對傳統養殖業的影響小于水產業,因此豆粕價格表現的相對堅挺。
南方水災的影響預計會持續發酵。首先,水災后的疫情防治不容忽視。7月正值高溫季節,蚊蟲傳播等較為活躍,而此次水災的受災面積較大,更是加劇了防治工作的難度。其次,種植業、養殖業的受損,對農產品買入)價格會造成一定擾動,從而可能推升季度CPI。最后,水災過后,如何盡快恢復當地農產品市場,也是需要各級部門和相關人士共同推動的。
今年的極端天氣對全球市場造成了極大的擾動。上半年厄爾尼諾形成的暴雨造成南美大豆的減產,品質的下降。據測算,阿根廷大豆減產約在500萬噸左右。這直接造成國際大豆價格上漲,從而間接推升國內豆粕價格。SBCU價格從867.25美分/蒲式耳漲至1165美分/蒲式耳,漲幅為34.33%;而 M1609價格從2294元/噸漲至3344元/噸,漲幅為45.77%。雖然如今厄爾尼諾天氣正逐漸消退,但南方近期的暴雨災害卻提醒我們,拉尼娜可能正在靠近。
根據統計,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同年發生一致性高達90%,這也符合今年世界氣象組織的預測。美國的氣象預測中心認為拉尼娜發生概率高達75%,日本氣象廳認為拉尼娜可能在夏季發生,其影響將持續至秋季。它的發生,將對美國大豆種植區造成高溫干旱的天氣,這對于處于生長關鍵期的大豆來說難言好事。美國農業部的報告顯示,近三個月大豆的優良率維持在72%左右,如果發生拉尼娜現象,勢必造成品質和產量的下降,這或將對未來價格形成有力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