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羊腸毒血癥,西醫一般采取強心、鎮靜、解毒、補充維生素等對癥治療,也可用黃芪多糖注射液和頭孢曲松鈉肌肉注射,但收效甚微。 中藥黃連散內服效果顯著。 處方為黃連、黃芩、當歸、白芍各 10g,石膏 2g,地榆 15g,訶子、生地各 12g,甘草 3g,木通6g,烏梅 5 個。 將上述中藥研成細末,開水沖服,病輕的服 1~3 劑可治愈,病重的服 2~3 劑可減輕癥狀。
每年應進行預防接種,可使用蘭州生物制品廠生產的羊四防苗(羊快疫、猝疽、羊腸毒血癥和羔羊痢疾),成年羊每年注射 2 次。 母羊產前 2 周接種,羔羊出生后 10~12 周齡接種 1 次,6 周后再接種 1次,以后間隔 6 個月接種 1 次。
發病季節應避免在低濕草場放牧。 綿羊舍飼或育肥時,應“先給草,后喂料”,粗飼料占日糧 55%以上, 飼料盡可能多樣化。 飼喂精料要做到定時、定量,不能隨意更改。 天氣突變,運動量突然變化時應預防該病的發生, 可在每日的精料中混入磺胺 4g,連喂 3 天。
急性型或病程稍緩的羊只可進行對癥治療。 口服磺胺或痢菌凈等腸道消炎藥,每 6 小時 1 次。 排毒可采用輸液療法, 靜脈注射生理鹽水 500mL、10%安鈉加5mL、0.5%氫化可的松 10mL,加入大劑量的青霉素,然后再靜脈注射 5%碳酸氫鈉 200mL,每隔 6 小時一次。 有疝痛癥狀者可肌肉注射安乃近10mL。 為防止腸道出血,可肌肉注射止血敏 4mL。同時必須加強對病羊的護理, 經常供給溫鹽水,多給優質干草,停喂精料。
發生疫情時,放牧羊群應轉移到高燥的地方放牧。 舍飼時應對圈舍徹底消毒,對健康羊只要進行羊四防苗緊急接種,每只羊 5mL。
以上是治療羊腸毒血癥的方法,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。